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754
10月27日下午,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,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现场,前来采访报道的记者进入了第四谈判组所在的会议室,这个组谈判的药品中有一种罕见病用药。
“罕见病用药是患者急需的,我们研发这个药品,希望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,提高药品的可及性,减轻患者家庭负担。”企业谈判代表对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期待讲得很明白。
“患者群体小,但小药片肩负大责任,小药片也连着大民生。我们用集采腾出医保基金空间给创新药、急需药,医保方、企业和患者都期待质优价宜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,我们希望企业能平衡各方利益,给出合理价格。”在谈判组组长利落地引导下,经过坦诚沟通,企业谈判顺利完成。
像这样“丝滑”的谈判,在3天半时间里的众多谈判场次中,并不是多数。按规定半小时一场的谈判,延时至一个小时甚至近两小时的不在少数,体现了谈判双方为达成一致付出的决心和耐心。
在谈判药品种类中,肿瘤、慢病、罕见病用药依旧占比较大。一批本土研发的肿瘤治疗一类新药,疗效显著,原本售价高昂,企业对自己的创新药报价心里没底,需要找到医保基金与企业同频共振的价格点位,医保方的合理引导对谈判取得成功尤为重要。
医保方给出这样的引导——“前方目标已经比较清晰了,但‘雾’还是很重的,需要你们拿出诚意驱散它!”“‘信封价’的‘最后一公里’也是药品能惠及群众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怎么突破这‘最后一公里’,要看你们的报价。”
企业方做出这样的行动——一名公司董事长来参加谈判,紧张与期待溢于言表;一家企业的谈判团队,在医保谈判组组长告知报价进入“信封价”的115%时,企业的三名谈判代表给自己鼓起了掌……
“我们不一味寻求最低价,要体现医保基金价值购买的原则,寻求医保、医药、患者共赢的平衡点。”谈判现场,一次次对话与磋商换得谈判成功,意味着患者能用上更多医保目录里的新药、好药。
6年谈判,新增446个药品,协议期内医保基金累计支出超3400亿元,惠及8亿人次……在这样的成绩单与超13亿参保人期待的目光里,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与过去有何异同?
“谈判过程越来越规范、企业对谈判越来越适应,报价越来越务实。”一名谈判组组长告诉记者,今年,又有不少当年上市的药品顺利进入医保谈判,一年一调的机制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明显。
今年的谈判,中药品种场次不少。“中药创新不容易。谈判过程中展现医保方的足够诚意与善意,也有利于传承、发展、创新中医药。”另一名谈判组组长表示。
走出谈判室,企业代表有的欣喜合影,有的略显落寞。无论是哪一种情形,被问及“明年还来吗”,回答都是一样的:“当然来!” 【编辑:李骏】 新闻结尾
如何通过芭乐APP下载网站进入,快速获取最热应用和游戏?的相关文章
漳州芗剧现代戏《烽火侨魂》首次在北京演出的相关文章
“洋学生”解锁上海枫泾古镇 体验非遗之美
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片展在海口展出
张黎刚:探路体检行业20年,AI逐步让医疗难题变成“开卷考试”
德国向乌克兰承诺新一轮军事支持 乌总统:希望在2025年实现和平
中国禁止在自然保护地和海水浴场等区域新设工业排污口
西藏高质量发展 有速度又有温度